8月底,我院2019年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院团委组建10支团队近300名学生志愿者分别奔赴农村、烈士故居、革命圣地、公益事业组织及相关单位,紧紧围绕政策宣讲、教育帮扶、科技支农、生态环保、大学生创就业、传承红色精神等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服务。
——电气工程学院团总支科技兴农共建和谐。在礼泉昭陵社区南阳村服务点,电气工程学院志愿者们的到来受到村两委及村民们的欢迎。他们迅速布置维修现场,分小组为前来的村民们维修损坏的电热壶、电风扇、电视机、电磁炉、空调、饮水机等家用电器,并向大家讲解用电安全常识。除了现场维修外,志愿者还分赴村民家中义务维修不便搬动的电器,受到了乡亲们的好评和赞扬。
——航空工程学院团总支助力脱贫攻坚。航空工程学院组织青年志愿者先后赴礼泉县烟霞镇高坡村和彬州市龙高镇顷徐村,开展“万名学子扶千村”及“青春心向党,奉献新时代”实践活动。在礼泉县烟霞镇高坡村,志愿者们对学生进行作业辅导、开展谈心谈,对高中生开展学习指导、认真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了解学生们的日常生活,并为贫困留守学生捐赠学习用品。随后,各位志愿者深入当地家庭,为民众发放禁毒宣传资料,讲解毒品危害,号召大家远离毒品,珍爱生命。在彬州市龙高镇顷徐村,志愿者们开展了趣味运动会、参观革命旧址、“三农”工作调研、党员工作座谈、禁毒宣传等活动,并为学生带去学习用品,为老党员带去慰问品,共同助力乡村发展。
——材料工程学院团总支“启蒙职业教育,智慧助力扶贫”。材料工程学院志愿者走进永寿县张家塬小学,开展主题为“播种职业梦想,点亮智慧人生”支教活动。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现状,支教团队经过反复讨论与分析,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效果导向,精心设计课程体系,开设了“6类特色课程+1类团训活动”(职业认知课程、职业情感鉴赏课程、职业体验课程、职业扮演课程、职业素养培训课程和职业报告制作课程),突出“启蒙、认知、互动、体验、分享”五大特色,设置“课内+课外”的课程内容,为留守儿童提供了一个多维立体的学习课堂,开拓了他们的视野,增长了知识,促使他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化工与纺织服装学院团总支关爱儿童追逐梦想。化工与纺织服装学院组织青年志愿者先后赴乾县大杨镇永留村和礼泉县南坊镇东塬村开展活动。在为期四天的实践活动中,志愿者们为当地的留守儿童带去了奇妙的化学实验课堂、新奇的航模动手体验、趣味十足的另类运动会、生动的文艺演出以及书包、文具盒、课外读物等学习用品,在寓教于乐中告诉了孩子们生活中的重要常识,增强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以自然的美妙和科学的神奇引导孩子们去发现和感受周围的一切。通过讲解并发放自制的手工皂,借此鼓励孩子们认真学习,用实际行动追逐自己的梦想,将来成为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此外,志愿者们还深入乡村开展扶贫扶志宣讲、脱贫攻坚情况调查;并为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和老党员带去慰问品,为国家扶贫攻坚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信息工程学院团总支“逐梦护航”留守儿童状况调研。信息工程学院暑期“同心筑梦”社会实践团队走进咸阳市礼泉县南坊镇,开展为期三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扶贫活动。以“同心筑梦青春行·凝心聚力助扶贫”为主题,着重解决农村贫困家庭学生第二课堂教育问题,从“精准走访·温馨时光”、“同心筑梦·文化帮扶”、“依托专业·科技下乡”三个系列展开。满怀致力脱贫攻坚决心的“同心筑梦”社会实践团队带着提前精心准备的书本、T恤、文具、玩具等礼物踏上了本次青年扶贫之旅。在南坊镇中心小学,学校代表与实践队开展了小型座谈会,对本次扶贫活动的整体规划、具体安排以及问题对策进行接洽沟通。随后,实践队对10个“壹元爱心”对口帮扶学生家庭进行精准走访,并带去精心准备的物资,最后实践团为每个家庭拍摄全家福,并承诺后期以邮寄方式赠送予每个家庭,希望这份爱心永不间断。
——商贸与流通学院团总支聚焦精准扶贫。17名师生志愿者组成的“小红帽”志愿服务队前往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叱干镇马铃村开展“传承五四报国志,争做时代新青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和“万名学子扶千村”扶贫攻坚专项活动。活动中志愿者们“化身”为“马铃薯”们,与村民们座谈并深入交流,在马铃村党员活动室开展“三个一”课堂活动,讲授一节关于五四精神的爱国主义课、教唱一首爱国歌曲《国家》、播放一场爱国电影《建国大业》,结合我院专业特色,向村民们宣讲电商知识,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讲述,让他们了解到了相关电商知识,还为当地学生送去了学习用品。同时,志愿者们走访慰问马铃村多户贫困家庭,深入了解他们的困难与生活现状,并为他们送去了爱心。
——工商管理学院团总支走进改革地标,感受沧桑巨变。实践团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为线索,让学生走进改革地标,感受沧桑巨变。团队所到之地均与当地负责人或接待部门取得联系,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实践内容,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实践团成员拜访小岗村“第一书记”李锦柱、改革先锋“大包干”带头人关友江和严金昌、董岭村党支部书记李田利等;参观沈浩同志先进事迹陈列馆和吴仁宝纪念馆等先进人物纪念馆;学习华西村党员联户制度、华西钢铁有限公司“6S”现场管理制度;调研华西村新农村建设、董岭村“三变改革”实践等。实践内容广泛,可较为全面的感受“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制度优势,切身感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村改革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
——土木工程学院“美丽乡村建设”实践体验活动。土木工程学院师生志愿者组成的“精准扶贫基层行慰问团”赴咸阳市礼泉县烟霞镇、赵镇、昭陵乡和肖山村开展大学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和“万名学子扶千村”扶贫攻坚专项活动。团队成员参观了肖山村的石榴基地,了解当地石榴产业的发展,走访慰问了6户兜底户家庭,深入了解他们的生活现状,送去慰问品并为他们整理房间打扫卫生。在慰问和宣讲的途中,志愿者们帮助村民们清理路面卫生,“小红帽”走过的地方,都变的更加干净整洁。同时,团队成员走访了困难学生家庭,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地方政府对该家庭的帮扶情况,带队老师向家长反馈了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情况和综合表现,引导家长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希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享受各项资助政策,走进大学校园,完成学业,成为建设祖国的专业人才和新生力量。
——汽车工程学院团总支大手拉小手走进儿童村。三原县东周儿童村是我院志愿者长期进行社会实践的见习基地。7月12日,汽车工程学院团总支组成的志愿者服务队再次来到三原县东周儿童村看望这里的留守儿童,并代表我院一万余名团员青年向儿童村捐赠了米面油等生活用品及学习用品。在随后活动中,汽车工程学院社会实践团结合给儿童村实际情况,相继开展了爱心陪伴、学业辅导、心理辅导、体育运动、汽车车标绘画、汽车模型组装、交通安全知识普及与宣传以及文艺晚会等系列活动。同时,社会实践团还利用空闲时间开展了义务劳动,对儿童村的食堂、餐厅、活动室以及后院的废弃物品进行了清扫和整理。
——机械工程学院团总支“一带一路”脱贫攻坚。暑假期间机械工程学院“新青年”国情社情观察调研队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成就、“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等,在宝成铁路川陕沿线重要节点城市组织开展参观考察、国情调研、学习体验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走进何挺颖烈士故居、川陕革命根据地等地,探秘了两弹真迹,追寻强国历史;追寻红军足迹,传承红军精神;邂逅秦岭小慢车,追忆最美“初心”;探访美丽乡村,青春基层走访。调研队走进凤翔县六营村、湫池庙村,了解“凤翔泥塑”的产业化进程,感悟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后对当代农村带来的普惠性成果。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们追寻强国足迹,领略建国70周年历史成就,自觉增强了“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我院历来重视社会实践活动,并将其作为推动学院素养提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鼓励大学生们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活动中长知识、长才干、作贡献,努力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有作为,有品质、有修养”的新时代大学生。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内容突出实践主题,紧跟国家政策、紧贴社会需求、紧密联系学生成才就业的实际需要,使学生真正在贴近群众中接受教育,在深入社会中获得真知,在服务基层中奉献青春。